近日,剧集市场呈现出一系列新动态,引发广泛关注。以《雁回时》为代表的古装剧,凭借新颖的叙事模式成功吸睛,与此同时,悬疑剧领域也涌现出一批口碑佳作,这一系列现象表明,剧集行业正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以应对当前市场的挑战。
爽剧与口碑剧的差异化探索
在春季古装剧市场中,《雁回时》热度飙升,站内热度峰值突破 30000.该剧创新性地采用 “无 CP 叙事”,聚焦 “母女联盟”,深入挖掘女性议题,围绕母女 “代际托举” 展开剧情,弱化男性叙事占比,将传统宅斗转变为对父权的勇敢挑战。温峥嵘饰演的阮惜文,作为父权压迫下觉醒的先驱,与庄寒雁携手抗争,这一设定在古装剧中极具突破性。不过,该剧也存在一些瑕疵,例如母女关系转变情节稍显生硬,反派角色刻画不够丰富。尽管如此,《雁回时》所展现出的以 “短剧化” 理念重塑长剧,追求快节奏、强冲突和大情绪起伏的创作模式,正逐渐成为古装剧创作的新潮流。
与此同时,悬疑剧领域也在探索独特发展路径。《沙尘暴》斩获 8.1 分,《棋士》获得 7.4 分,这些悬疑短剧集并未盲目追求快节奏,而是将重点放在人物塑造上。《沙尘暴》编剧赵冬苓指出,丰富的细节对于塑造人物至关重要,而微短剧往往缺乏这样的深度。此类悬疑剧通过构建复杂的人物群像,细腻展现角色心理变化,为观众带来一种 “古典主义” 式的延时爽感和离场后的回味,与《雁回时》的即时爽感截然不同,精准吸引了更具分众化、熟龄化特点的受众群体。
行业困境促使内容架构调整
进入 2025 年,剧集行业开局表现欠佳。尽管春季各平台竞争激烈,但市场整体呈现疲软态势。云合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热播期集均有效播放量突破 2000 万的剧集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众多口碑良好的作品未能成功转化为高热度。“爆款难出” 的现状使得市场遇冷,直接影响了剧集招商,腰部剧集有广告投放的比例大幅下降,部分重点项目甚至不得不选择裸播。
面对困境,剧集行业迅速调整内容架构。今年第一季度开机项目数量明显减少,其中古偶剧数量锐减,都市情感剧和悬疑剧成为行业新的发力点。平台制片人阿灿透露,减少古装大剧投入,转向开发中小成本的现代偶像剧和悬疑剧,是行业在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为实现稳健回本所采取的务实举措。
新一轮内容升级面临挑战
影视行业上一轮从 “流量为王” 到 “内容为王” 的转变成效显著。然而,当下行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竞争,微短剧用户规模庞大,给传统长剧集带来巨大冲击。尽管行业积极寻求内容调整方案,但长期形成的制作惯性导致诸多问题。今年第一季度,不少作品虽在概念、演员阵容和服化道等方面表现出色,但剧本完整性不足,严重影响口碑和市场转化。向通认为,当前剧本创作常采用目的先行的方式,先设定情节走向再填充内容,这极易造成人物形象前后矛盾,而精彩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正是长剧集相较于微短剧的核心竞争力,剧本薄弱极大削弱了行业探索的成效。
业内人士指出,行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应对竞争的短期策略,更需从根本上推动制作升级。无论是短剧化的长剧,还是专注口碑的悬疑剧,都不应作为长期发展模式。只有具备持续输出高质量内容的能力,实现题材的多元化发展,才能避免市场陷入疲惫,推动行业健康、长远发展。
剧集行业正处于变革的关键节点,爽剧模式和口碑剧模式的探索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但要真正突破困境,仍需克服重重挑战,实现从制作到内容的全方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