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又一部备受瞩目的好剧上线,它就是科幻剧集《黑镜》第七季。令人意外的是,起初这部剧并未被众人寄予厚望,在 Netflix 平台上的播放数据也不突出。然而,就在大家以为它可能会 “扑街” 时,它却凭借口碑成功实现了 “逆袭”。
豆瓣开分便达到 8.6 分,随后迅速攀升至 8.8 分,其评分走势着实令人好奇。说起《黑镜》,可谓是让人又爱又恨。该剧第一季堪称惊艳,在豆瓣至今仍保持着 9.4 分的高分,是当年当之无愧的年度神剧。尽管第一季仅有短短三集,却巧妙地兼顾了娱乐性与深度,既有趣好看,又引人深思。英剧特有的讽刺、不羁与黑色幽默,更是为剧集增添了辛辣与高级感。
随着剧集走红,到了第三季,版权被卖给了 Netflix,剧集风格也逐渐从辛辣讽刺的英剧向美剧转变,质量也随之出现下滑。第三季评分勉强维持在 9.0 分,第四季降至 8.4 分,而第五季和第六季更是降至系列最低水平,分别为 7.0 分和 7.1 分。要知道,在豆瓣评分体系中,欧美剧的起评分通常较高,若低于 7.5 分,往往意味着可看性较低(国剧评分体系有所不同)。《黑镜》这两季的表现令许多老粉丝大失所望,不少人选择弃剧。
或许 Netflix 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在第七季中做出了诸多改变,评分也随之回升。如今的 8.8 分虽与第一季的神剧水平仍有差距,但已足以证明它是一部口碑颇佳的好剧。可以说,Netflix 版的《黑镜》已经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即舍弃英版原有的惊悚、讽刺与黑色幽默,更多地借助科幻设定,讲述一个个以温情与走心打动观众的故事。
在第七季的 6 集内容中,第 1、3、5 集尤为明显地展现了这种走心的设定,科幻元素已沦为背景。这三集不仅评价最高,讨论度也最为热烈。例如第一集,开篇设定颇具科幻讽刺意味。故事围绕一对普通夫妻展开,妻子身患重病,一家大公司的新技术宣称能借助开发的程序替代其受损的脑功能,从而延续妻子的生命,条件是每月支付一定的月费。这对夫妻很快便陷入了大资本家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各种会员等级和收费名目层出不穷,如同国内视频网站的普通会员、黄金会员、钻石会员、尊享版等套路,令人防不胜防。低级别会员面临诸多不便,甚至还需被迫口播广告,让人苦不堪言。然而,真正让人象深刻的并非这些荒诞的资本吸血设定,而是这对夫妻在面对无止境吸血时的应对方式,以及最终那个伤感且无奈的结局,它重新定义了这一季的风格,也标志着本季开始走煽情路线。
同样印,讨论度颇高的第三集也是如此。本集构建了一个用 AI 模拟的经典黑白片拍摄现场,邀请当代大明星重返现场,与当年的演员们重拍经典故事。尽管该系统存在诸多漏洞,从剧集逻辑上看也有不少瑕疵,但这些都无关紧要。本集的核心在于角色之间的互动与情感连接,尤其是最后几场感人至深的戏份,彻底摒弃了讽刺与黑色幽默,全力以情感打动观众,将感人作为主题。
由保罗・吉亚玛提主演的第五集亦是如此,科技设定仅仅作为背景。整集主要通过他出色的表演,讲述了一个关于回忆与遗憾的故事。
总体来看,评价最佳的这三集充分展现了《黑镜》在新一季的大胆尝试与变化,且观众反馈良好。相比之下,第二、四、六集则相对传统,保留了一些惊悚与讽刺元素,但讨论度稍低。不过从剧情角度而言,这三集同样具有不错的观看体验。例如第二集,尽管最后的解谜略显仓促,但强烈的悬念始终紧紧抓住观众眼球,吸引着观众一直看下去,笔者个人就颇为喜欢这一集。
进入第七季的《黑镜》,与英版前两季相比已渐行渐远,不再以讽刺、恶搞和黑色幽默为主调,而是在科幻背景下讲述一个个温情、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情感真挚,虽与原版风格迥异,却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或许正是其评分回升的原因。虽说它已不再是我们最初熟悉的《黑镜》,但依然不失为一部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