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网专为粉丝打造idol触手可及的平台

主页 > 电视 > 电视剧《利剑·玫瑰》首播 剧本叙事逻辑有问题

电视剧《利剑·玫瑰》首播 剧本叙事逻辑有问题

2025-07-29 10:54 爱豆网

  

 

  7月28日,备受瞩目的电视剧《利剑・玫瑰》正式首播,作为一部聚焦打拐题材的作品,本应凭借现实意义引发关注,却因诸多硬伤陷入口碑争议。该剧由迪丽热巴、金世佳等流量与实力兼具的演员主演,然而基于目前播出的剧情内容来看,几乎满眼都是问题:金世佳的人设有明显缺陷、迪丽热巴的演技引发质疑、剧本叙事逻辑混乱、故事细节违背常识…… 有观众直言:“这简直是一部‘千疮百孔’的电视剧,浪费了题材和演员阵容。”​

  在诸多问题中,金世佳饰演的男主角人设堪称 “重灾区”,甚至成为率先劝退观众的关键因素。剧作开局便抛出争议性情节:迪丽热巴饰演的女主角作为空降干部,担任打拐办主任一职。这一安排本是剧情推进的常规设定,却因金世佳角色的反应显得格外突兀 —— 他饰演的男主角因对 “空降” 不满,直接冲到领导办公室当众嚷嚷,言辞间充满抵触情绪。这一情节甫一播出,便引发观众哗然:“现实中,任何单位的组织纪律都不允许下属如此公然对抗上级安排,更何况是肩负重要使命的打拐办?”​

  更让观众不适的是后续剧情。在查办一起打拐案件时,女主角作为领导,合理安排男主角前往现场核查监控设备等线索。然而,金世佳饰演的男主与另一位女配角抵达现场后,非但没有认真开展工作,反而全程抱怨 “来现场没用”“新官上任三把火”,甚至用嘲讽的语气议论上司的工作安排。这种消极怠工、公然抵触领导的表现,不仅与打拐办工作人员应有的职业素养背道而驰,更直接败坏了观众对角色的好感。​

  熟悉打拐工作的观众都清楚,打拐办作为肩负解救被拐人员、打击犯罪职责的重要部门,对工作人员的组织纪律性和个人道德品格有着极高要求。他们需要绝对服从组织安排,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案件侦破中更要以大局为重。但在已播出的剧情中,金世佳饰演的男主角无论是组织纪律还是个人品格,都明显 “不达标”:对上级安排的公然质疑、对工作任务的敷衍抱怨、面对案件时的自以为是,这些特质与真实的打拐队伍形象相去甚远。有观众尖锐指出:“这样的角色根本不可能出现在现实的打拐队伍里,编剧显然对这个职业缺乏基本了解,才会塑造出如此悬浮的人设。”​

  金世佳角色的人设失败,不仅影响了角色本身的可信度,更让整部剧的根基出现动摇。打拐题材的作品之所以能打动观众,正是因为它贴近现实、尊重职业特性,让观众看到一线工作人员的艰辛与伟大。而《利剑・玫瑰》中,男主角的种种行为不仅无法让观众产生共鸣,反而容易引发对打拐工作的误解,这无疑是对题材的浪费。​

  除了金世佳的人设问题,迪丽热巴的演技也成为争议焦点。作为女主角,她在剧中饰演的打拐办主任需要展现出果敢、坚韧的职业特质,但已播出的剧情中,她的表演被指 “过于程式化”:无论是面对下属的抵触,还是分析案件时的严肃,表情和语气都略显生硬,缺乏层次感。有观众举例:“在宣布工作安排时,她的眼神空洞,完全没有领导应有的气场;而在与金世佳的对手戏中,情绪表达也不够自然,仿佛在念台词。”​

  剧本的叙事逻辑和常识性错误则进一步拉低了剧集质量。例如,在某起儿童失踪案件的侦破过程中,警方仅凭一个模糊的监控画面便锁定嫌疑人,忽略了排查走访、信息比对等基础流程;而打拐办在协调跨部门合作时,竟出现 “一个电话就能调动其他单位全部资源” 的情节,与现实中的工作流程严重不符。这些细节上的疏漏,让剧情显得悬浮且失真。​

  有业内人士分析,《利剑・玫瑰》的问题根源在于 “创作态度的敷衍”:“打拐题材需要扎实的调研和严谨的叙事,而这部剧更像是用流量演员和热门题材拼凑的快餐作品,既没有尊重现实,也没有打磨细节。” 目前,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对该剧的吐槽仍在持续,不少人表示 “已经弃剧”“期待后续能有所改进,但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