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花转型这条路,杨幂走了很久。
从早期《宝贝儿》的折戟,到去年《哈尔滨一九四四》的争议,杨幂试图走向“人民女演员”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巨大的关注、审视与质疑。
今年似乎成为了杨幂职业生涯的一个微妙转折点——《酱园弄·悬念》《长安的荔枝》逆转口碑,正在播出的《生万物》市场表现强劲,从三连失利到三连成功,杨幂离真正的转型成功还有多远?
01 关键
《生万物》是杨幂的关键一步。
上半年,《酱园弄》和《长安的荔枝》接连上映,这两部配角作品为杨幂赢下了不错的口碑。
《酱园弄》的王许梅,是这部豆瓣5.7分大作中为数不多的亮点,有观众评价杨幂又演了一个人生角色;《长安的荔枝》中,郑玉婷等待丈夫归来的哭戏切片,收获了超200万赞,大部分高赞评论,都肯定了杨幂的演技。
杨幂演技真的变好了吗?杨幂转型终于成功了吗?她挑大梁的《生万物》,是第一阶段转型成果最直接的检验。
市场先给出了答案,《生万物》无疑是成功的——开播仅4天,云合市正片占率超30%,平台热度破万,收视率破2%。
同时,作为一番领衔主演的杨幂,也稳住了前两部作品赚下的口碑。
《生万物》拍摄于《哈尔滨一九四四》播出期,也是杨幂饱受争议的一段时期。
那部被寄予厚望的转型之作,并没有让摩拳擦掌的杨幂得到演技认可。在饰演关雪时,杨幂仍存在一些小动作,比如咬手指、敲桌子、抿嘴、瞪眼,也爱用夸张的面部表情去展现人物的狠,显得用力过猛。
而《生万物》中,她学会了克制、内敛,很大程度改掉了长期演偶像剧留下的表演惯性,即便是那些需要强烈情绪的戏,现如今的杨幂也倾向用眼神而非表情去展现。
当然,必须承认,杨幂本人的气质偏都市、精英、强势,与扎根土地的农村妇女宁绣绣,并非最适配。杨幂没能用精湛、准确的表演,去填平演员与角色的气质差距,在一些戏上,很多观众仍会觉得她是不属于农村的。
尤其和倪大红、秦海璐等演员对戏时,杨幂与这些公认的实力演员依然存在差距。这些因素都提示着,她的表演还有提升空间。
或许可以说,杨幂正处于转型爬坡期。
作为一部年代农村剧,《生万物》在播出初期就能有如此强劲的市场表现,印证了杨幂作为顶流的市场号召力。但在表演方面收获的两种评价,同样表明着杨幂此时此刻的处境——《生万物》证明了她的努力向上,但也清晰地标出她仍需继续向上。
《生万物》是这场漫长攀登中至关重要的一次胜利,但并非终点。
02 事先张扬的“转型”
杨幂的名字,长久以来都与流量、商业价值和娱乐话题深度绑定。
她很早就懂得运营社交媒体。2011年,《宫锁心玉》播出时,微博刚成立2年,彼时杨幂就会在微博和观众互动,发与对手演员的合照。
她是最早证明流量票房号召力的明星。2011年,《宫锁心玉》爆火后,杨幂主演的低成本恐怖片《孤岛惊魂》上映,豆瓣仅3.6分,但拿下近9千万票房。这部市场表现远超预期的恐怖片,被很多人视为粉丝电影时代的开端。
她也一直保持着极高的商业价值。有粉丝统计,杨幂拥有22个代言,是内娱女艺人商务代言数量第一。甚至她的很多广告词,都能成为网络热梗流传。
杨幂一直站着聚光灯下,她习惯站在聚光灯下,所以就连转型,也需要在聚光灯下完成。
2023年底,杨幂发微博,“2024作品相见”。
比作品先来的是热搜。24年初,距离《哈尔滨一九四四》播出还有3个月,《人物》杂志发表了一篇深度稿件《杨幂 她的选择》。
文章详细纪录了杨幂为《哈尔滨一九四四》做出的改变与付出的努力——她不避讳自己拍偶像剧留下的表演惯性,她找了表演老师,她积极又兴奋,她要“打碎重组”。
文章上了很多热搜,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一个全新的演员杨幂”。但结果并不令人兴奋。
这种事过去也发生过。
杨幂是较早主动寻求转型的85花。2017年,在古偶《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巨大成功后,她选择了文艺电影《宝贝儿》。导演刘杰曾在采访中透露,是杨幂主动要求的合作——两人在某次探班时见面,第二天杨幂经纪人打来电话,问无论有什么角色需要,杨幂的时间都可以空出来。
杨幂突破了形象,《宝贝儿》里的她脸色蜡黄、皮肤粗糙。她也付出了努力,电影经历过2次补拍,尽管补拍不在合同范围内,杨幂当时还在拍新戏,但她同意了补拍。
《宝贝儿》开机那个月,杨幂微博转发了一篇杂志深度采访,配文“我想努力做一个人民女演员”。
后来,《宝贝儿》豆瓣5.3分,票房2400多万,有观众留下评价:“她似乎还是沉浸在自己程序化的表演中”。杨幂退回了偶像剧的舒适区,重新成为站在聚光灯下的话题女王。
实际上,杨幂不止一次强调想当好演员,她在乎演技的好坏。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被视为“精明的商人”、“会做生意的老板”、“公司的幂姐”。
那时候,很少有观众真的认为杨幂想成为、会成为“人民女演员”。在某次和前司的分歧中,粉丝直接留言,“你还想成为人民女演员吗?”
她的前夫也如此认为。某次采访中,刘恺威说:“我跟我太太的发展方向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方向,我希望自己还是比较有艺术性一点,(笑)不是说我太太不够艺术性,我太太是比较……她的商业价值你也是不可否认的。”在主持人易立竞的追问下,他说杨幂也会同意这种说法。
后来杨幂说:“我不同意。”
03 决心
与2018年《宝贝儿》失利后的选择不同,2024年的杨幂,没有退回那个熟悉的、被聚光灯和话题包裹的舒适区。
她选择继续前进,并且走了一条更沉稳、务实的道路。
实际上,离开前司的杨幂大幅降低了工作强度和进组频率。尤其在《哈尔滨一九四四》的争议后,她只拍了电影《长安的荔枝》,以及4月官宣的张艺谋导演作品《惊蛰无声》。
不难看出,杨幂对于剧本的选择变得极其谨慎,以大制作电影里的配角为主。这是聪明的“以退为进”——通过减产和出演配角,规避“扛票房/剧”的压力,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更可控的角色上。
当然,杨幂的演技也确实在慢慢进步。受到最大争议的《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和《哈尔滨一九四四》,拍摄于23年上半年。那时,杨幂刚离开偶像剧的环境,短时间内难以摆脱过去模式化的表演。
今年让她口碑好转的三部作品,基本拍摄于23年后。从关雪到王许梅,可以看出杨幂确实在努力打碎那个会在乎镜头好不好看、拍十条都一样的偶像剧演员,重新成为没有任何前缀的演员。
进组拍摄《长安的荔枝》时,是杨幂在舆论场不太好过的一段日子。《哈尔滨一九四四》不尽如人意,就连她的舒适区大IP古偶《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口碑和市场表现也远不如预期。
看到《荔枝》中仅仅只是特别出演的番位,有网友说,杨幂接连失利后,只能演配角了。
曾经的话题女王,这次却显得异常平静。她没有选择用密集的热搜或强势的公关去反驳;没有像过去那样,用高曝光的综艺和话题维持在场;没有因急于证明自己而仓促接下不合适的大女主项目。
2011年,25岁的最后一天,杨幂在微博写道:“好的坏的,全部收下。只等东风再起”。39岁的杨幂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