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8 日,备受瞩目的犯罪悬疑爱情电影《平原上的火焰》终于登上大银幕,然而,这部筹备长达 5 年,曾入围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等多项国际奖项,被外媒评价为 “兼具商业性与艺术性” 的影片,却在票房与口碑上遭遇了双崩盘。截至目前,影片票房刚过 437 万,总票房预测仅 1747 万,而在口碑方面,更是被网友吐槽为 “近几年看过东北叙事中最差的一部”。导演张骥曾发文表示,此次上映版本较先前国际版删减了 11 分钟,目的是让叙事更紧凑、节奏更快,以提升观影体验。但从目前的反馈来看,删减 11 分钟显然并非影片失利的重点。
《平原上的火焰》改编自双雪涛的小说《平原上的摩西》,故事起始于 1997 年寒冷萧瑟的东北小城。彼时,出租车司机连环被杀,警方调查举步维艰;工厂倒闭,下岗职工前路迷茫,厂长却贪污受贿。少年庄树(刘昊然 饰)叛逆混日子,少女李斐(周冬雨 饰)跟着傅东心(梅婷 饰)学画画,渴望南下改变命运,两人处于友情之上、恋人未满的懵懂阶段,平安夜在粉屯玉米地放一把火的约定,成为了李斐人生的转折点。
影片在场景和服道化方面表现优秀,对年代的还原和逝去感把握精准,叙事画风在前半段也较为贴合原小说,内敛、冷静且克制,一些隐喻运用巧妙,生动诠释了人物内心情感和欲望。比如庄树和李斐在湖边烤鱼,合力握着穿着鱼的树枝;李斐坐在庄树自行车后座,看着怀里装鱼的红色塑料桶,笑容娇羞。但影片最大的问题出现在后半段庄树和李斐重逢之后。导演的 “原创戏份” 让影片画风突变,陷入疯狂加戏且狗血俗套的境地。暗恋李斐的孙天博性格偏执、占有欲爆棚,因看到庄树和李斐亲密,便开车猛撞庄树车辆,还背后袭击他,小屋里对李斐的暴力戏更是癫到让人不适。李守廉 8 年后冲动的自创情节,不仅可信度和流畅度打折,更像是强行推动情节来渲染悲剧感。临近结局时,李斐被赋予 “陌路狂花” 的特质,可这种状态是由孙天博这个点强行推上去的,与故事前段及之前的自己割裂,拼贴感严重。
在表演方面,周冬雨接拍时 28 岁,与李斐中学生的设定不太贴合,特写镜头中年龄感明显,前段戏份表演有 “敷衍” 感,如李守廉受伤后李斐诊所失控大哭的情感高潮戏,周冬雨演得断裂感重,全程多为侧镜,几乎无正脸。后半段戏份肢体细节处理欠佳,失去一只手一条腿的李斐,开车、走路、跳上车引擎盖等动作如同正常人,小屋反杀戏中表现稳得出奇,额头伤口愈合速度也让人出戏。不过,她在庄树追车,从后视镜看到庄树的那场戏中,靠眼神传递出了李斐的怆痛和无奈,结局与庄树的对峙,视觉和情感冲击也较强。刘昊然整体比周冬雨稳,但前后表现相反,23 岁的他少年感与角色契合,将庄树少年时期的叛逆演绎得不错,可成年戏份可信度不足,抽烟时 “为赋新词强说愁”。配角中,陈明昊戏份最少却最出彩,虽庄德增形象存在文化不高、举止粗鲁等缺陷,但他对傅东心的温柔耐心又消弭了大半不足,单从影片看有点讨喜。
这部被期待多年才上映的《平原上的火焰》,作为改编作品,前半段紧贴原著建立起的时代感,被后半段的 “青春疼痛” 完全消解,人物失去该有的力量感。口碑的崩塌直接导致票房的惨淡,删减 11 分钟在影片诸多问题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平原上的火焰》的失利,也为电影行业敲响了警钟,如何在改编、创作、表演等多方面平衡,是创作者们亟待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