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部承载着民族记忆与精神力量的电影《南京照相馆》,即将与观众见面。这部由傅若清任总监制,申奥执导,刘昊然、王传君、高叶、王骁领衔主演,周游特别出演,杨恩又、原岛大地主演,王真儿友情主演的影片,定档8月2日全国上映。影片重磅释出 “众生显影” 演员特辑,不仅揭开了众角色神秘的身份职业面纱,更让观众得以窥见那段惨痛历史下,普通中国人迸发的不屈力量。
1937年的南京城,硝烟弥漫,战火纷飞,成为人间炼狱。《南京照相馆》以独特的视角,聚焦一群素不相识的老百姓,因一卷记录日军暴行的胶片,意外被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他们身份各异,有冒用学徒身份求生的邮差、有为日军效力的翻译、有怀揣演员梦的龙套、有记录金陵生活的照相馆老板一家、还有失去亲人的警察。在演员特辑中,各位主演透过镜头,真挚地表达了自己对于角色的深刻理解,以及在塑造角色过程中赋予的匠心创作细节,让观众对影片充满期待。
南京城破之际,这群原本只求活命,无奈避难于照相馆的普通人,在亲眼目睹日军残忍的屠杀罪证照片后,内心深处被深深触动,发现了比 “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民族的尊严与希望。于是,他们毅然团结起来,冒着生命危险留存罪证,以自己的方式反抗日军对家园的无情摧毁。从最初 “想自己活下来” 的本能,到后来 “想让罪证底片留下来” 的坚定信念,他们的转变深刻传递出中国人在绝境中团结御敌、共赴国难的精神内核。
在《南京照相馆》中,刘昊然饰演的阿昌,是一个误打误撞进入照相馆的邮差,为了求生,他冒用学徒身份。特辑中,刘昊然深入还原了阿昌躲进照相馆时的复杂心理轨迹:“他误打误撞想暂时保住性命,之后逃出去。” 镜头生动捕捉到他在暗房中,双手颤抖着冲洗底片时的紧张时刻,那微微发抖的指尖、紧锁的眉头,将小人物在生死边缘的恐惧与不安展现得淋漓尽致;还有他在混乱的南京街头,目睹日军暴行时惊恐的眼神,仿佛将观众瞬间带回那个黑暗的年代,真切感受到普通人面对战争的无助与绝望。
与阿昌的 “误入” 不同,王传君饰演的翻译王广海,是乱世中的投机者。他凭借翻译技能换取生存机会,表面上为日军俯首帖耳,内心却坚信自己是在救人,在 “半睡半醒” 间摇摆不定。王传君在特辑中分享道:“王广海这个角色内心充满矛盾与挣扎,他的每一个选择都在人性的边缘徘徊。” 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一复杂角色,王传君深入研究历史背景,揣摩人物在特殊环境下的心理变化,力求将角色的多面性展现得精准到位。
高叶饰演的毓秀,是一个怀揣演员梦的龙套。她代表了战争时期另一类普通人面对战争的心态。起初,毓秀和许多人一样,并未意识到战争的残酷如此可怕,直到亲眼看到大屠杀的惨烈场景,才深刻认识到日军的残暴本质,而她的生活和梦想也在炮火中彻底坍塌。高叶在塑造毓秀这个角色时,注重通过细腻的情感演绎,展现人物从天真烂漫到绝望无助,再到奋起抗争的转变过程。特辑中,她在废墟中声嘶力竭哭喊的画面,令人揪心不已,仿佛能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与愤怒。
王骁饰演的照相馆老板,是南京生活的记录者。他的照相馆,原本充满着市井烟火气,记录着一个个幸福家庭的美好瞬间。然而,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一切,他被迫冲洗记录同袍罹难的罪证,照相馆也成为了战争残酷的见证。王骁与王真儿、杨恩又组成的金老板一家,是无数被战争撕裂的南京家庭的缩影。特辑中,王骁回忆起拍摄家庭戏份时的情景:“我们努力营造出家庭的温馨氛围,就是为了与战争的残酷形成强烈对比,让观众更深刻地感受到战争的无情。”
周游饰演的宋班长,在这场大屠杀中失去了唯一的弟弟。他的情绪爆发,象征着那些在大屠杀中失去亲人的老百姓的无助和崩溃。周游为了诠释好这个角色,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走访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深入了解那段历史中人们的真实感受。特辑中,他在弟弟墓前悲痛欲绝的表演,感染力十足,让观众感同身受,仿佛能触摸到他内心深处的伤痛。
这群素不相识的老百姓,聚集在大屠杀笼罩下的照相馆里,共同构成了南京普通人的缩影。他们在至暗时刻的心理蜕变与抗争,代表了数万万中国人面对国破家亡时,凝聚出的不屈与勇气。《南京照相馆》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对那段历史的铭记与致敬,它提醒着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与灾难,中华民族永远团结一心,不屈不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