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网专为粉丝打造idol触手可及的平台

主页 > 电影 > 《蛟龙行动》特别版重新定档 即将于8月30日上映

《蛟龙行动》特别版重新定档 即将于8月30日上映

2025-08-11 23:03 未知

  时隔半年多,终于等来了《蛟龙行动》特别版重新定档的消息。

  作为2025春节档最受关注也最具争议的影片,《蛟龙行动》不光是中国首部以核潜艇和深海战争为主题的军事工业大片,也是第一部听取观众意见建议进行重制的国产大片,也正是因为这个前无古人的动作,才有了即将于8月30日上映的《蛟龙行动特别版》。

  定档重映,让人回想起《蛟龙行动》也算“现象级”的电影,只不过这个“现象级”当时主要体现在非正常的舆情上。

  今年的暑期档已经过完大半,但总票房相比去年暑期档还有30亿的差距,甚至还不到前年暑期档的一半;再往前翻,春节档过后的情人节档,7亿多的票房仍不及去年;清明档3亿多不到去年的一半;五一档7.47亿还是不到去年的一半。

  再看电影本身,今年到目前为止,影院里称得上“好电影”的作品屈指可数,几乎每部电影的上映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争议。放在早几年,我们觉得文艺作品存在争议很正常,但最近这两年起,围绕电影的争议开始变得极端化和非正常化,看电影作为一项娱乐活动,逐渐变成了“站队”,说好看的就会被不好看的围攻嘲讽,反过来也是如此。

  而在这其中,爱国题材影片所遭遇的围攻更是前所未见的凶猛。也因为如此,8月4日,微博禁言了一批攻击嘲讽爱国题材电影的账号,这些账号无一不是借“自由评论”之名行恶意攻击之实,也正是这些舆论,让本就艰难的电影市场和电影创作变得更加举步维艰。

  作为理性的影迷和观众,我们希望把关注点放回到电影本身,不是为了自身流量跟风嘲讽,更不是打着言论自由的旗号恶意谩骂。我们更希望看到观众理性的评论,看到电影人大胆的尝试,看到中国的电影百花齐放,电影人和观众同心协力,让惨淡的电影市场逐渐释放出让全世界为之震撼的光。

  有点儿扯远了,说回《蛟龙行动特别版》定档这事儿。咱们先简单地回顾总结一下这部电影在今年春节档期间遭遇了什么。

  首先客观地说,今年春节档的电影里,《蛟龙行动》的质量绝对不是垫底,结果排片惨遭垫底,上映首日排片只有7.6%。输在起跑线上的开局则成为之后撤档的导火索。

  电影上映后,有组织、有计划的批评和辱骂与日俱增,节奏被带起来之后形成“墙倒众人推”之势。

  当时片方已经发现,春节档有一波有组织的黑水在恶意攻击几部口碑质量都还不错的影片,这其中,《蛟龙行动》因为题材特别而成为重点抹黑对象。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觉得我在帮电影挽尊,还真不是。

  电影是遗憾的艺术,没有完美的电影,《蛟龙行动》也不例外。但客观、理性的批评和隐藏其中的造谣、攻击、抹黑不难区分。有一些答案需要时间方能证明,而这个“答案”,直到这个暑期档才揭晓。

  前面我们提到,8月4日那天,微博禁言了一批攻击嘲讽爱国题材电影的账号,这是官媒下场平台出手的结果,直到这时,大家才发现一部《南京照相馆》炸出了这么多的魑魅魍魉。

  对照暑期档的舆情再看春节档《蛟龙行动》的遭遇,就都明白了。

  这次被封的账号之一“郝国中杂谈”,在《蛟龙行动》上映10天前就开始带节奏、抹黑电影。电影还没上映,就算有问题也该礼貌质疑,等看过电影真有问题再喷,哪有上来就直接开骂的?当时就炸出了很多步调一致、内容相同的账号,就不一一列举了。

  诸如此类的黑水还盘踞在豆瓣上,戴着有色眼镜、用似是而非的观点,假专业真抹黑的攻击电影。比如有不少相近的内容,指控《蛟龙行动》犯了“常识性错误”,说声呐兵应该在单独的声呐室、潜艇内结构不真实等等。

  不过有正义的网友在下面打脸反驳,证明她不过是不懂装懂、故意抹黑电影。正常的批评和质疑,发现自己说错了,至少应该删除和修改吧?结果这类人被骂到狗血淋头都不改也不删,都半年多了还摆在那,险恶居心可想而知。

  这样的黑水其实是踢到了铁板,《蛟龙行动》聘请了很多技术指导,仅“潜艇操作顾问“就多达四位,此外还有鱼雷顾问等。退一步说,就算《蛟龙行动》确实没那么“硬核”,但电影本身就有艺术创作成分,普通人不用说接触,就是想看潜艇内部结构、亲眼见到单兵飞行器等军事装备都非常难,这真的是“常识”吗?

  就这样,《蛟龙行动》遭遇了大范围且持续的恶意抹黑。电影受口碑拖累,上映首日排片垫底,黄金场次占比仅有4.2%。这进一步影响上座率。排片都没有、上座率低,看过的观众就很少,网上就看不到真实评价,于是排片进一步被压缩,形成神仙难救的恶性循环,最终只能撤档,另谋一线生机。

  如今回看《蛟龙行动》的遭遇,它和《南京照相馆》一样都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背景下创作的电影,都有同样被攻击嘲讽的遭遇。这波黑水从春节档祸乱到了暑期档,持续策划抹黑爱国题材电影,这肯定不是巧合。

  再来说第二个问题,《蛟龙行动》是不是真的能打?

  我始终坚持我的观点,《蛟龙行动》依然是今年截至目前最硬核、大场面最震撼、同时也是非常独特的军事大片。

  坚持每部作品都给观众“新东西”的林超贤,“行动”系列到了第三部,全方位的升级肉眼可见。

  看过春节档上映版本的朋友会懂我在说什么,电影第一场戏就瞬间让人肾上腺素飙升,深海油田营救、潜艇遇险陷入绝境、和敌艇深海对决斗智斗勇,以及蛟龙小队制止核危机和机器狗硬刚,战争大场面一场接着一场,这样的视听震撼,在春节的时候观影就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品质摆在这儿,电影一边被黑得够呛,一边也能看到观众和影评人的正义发声。比如豆瓣热评里有网友称赞电影“战斗场面惊险刺激,超震撼的特效,难得的硬汉视觉盛宴。”

  以及有网友肯定《蛟龙行动》是“2025年国产重工业大片的代表,填补了国内潜艇战争片的空白。”还有知名影评人看到了电影“战争场面全面升级,制作成本不惜余力。”

  也有不少看不过去《蛟龙行动》被抹黑的网友,气不过发出一连串质问,认为打一星的人其实是在打自己的脸,《蛟龙行动》不是没有缺点,但肯定不至于一星这么不堪。

  春节档过后半年多,还没有一部大场面能与其比肩的电影,《蛟龙行动》重新定档,弥补了军事动作大片的短板,在变好的舆论环境下绝对有口碑和票房翻盘机会。

  而且《蛟龙行动》良心又听劝,这次重映是重新剪辑的特别版,相信剧情推进更合理、节奏更紧凑、蛟龙小队的戏份也会更多,而且从定档预告可知,这次还做了48帧的版本,画面更清晰,能看清深海作战的过程。别的不说,一部电影未能获得尽如人意的票房和公平的评价,但依然愿意听取观众的意见继续砸钱重新剪辑做特别版,就冲这份良心,也该对电影表示肯定。

  更重要的一点,《蛟龙行动》能给观众带来更为积极、健康的情绪价值,看完会有满足感。

  短视频、短剧崛起,改变了观众对电影的诉求和消费观,提供情绪价值成为必须。回看今年票房成功的几部电影,《哪吒2》到《南京照相馆》,哪一部不是靠供给情绪价值赢得市场?就连票房持续逆跌的《浪浪山小妖怪》也是一样,对现实职场的投射,让打工人深度共鸣。

  所以,《蛟龙行动》特别版选择定档8月30日暑期档最后一天上映,用意颇深。

  两部爱国电影进入暑期档,《南京照相馆》开头,《蛟龙行动》收尾,遥相呼应。前者提醒观众不要忘记战争年代的伤痛和屈辱,电影以黑暗历史为底,绘就普通百姓的人物弧光感动我们;而《蛟龙行动》特别版的上映,则能让《南京照相馆》积聚的情绪得到释放,让观众一睹大国重器,意识到国家强盛,我们有实力、有底气击碎法西斯和西方列强的阴谋,不管是贸易战还是科技战都打得赢,这才有了这部展现电影工业化和中国硬核实力的影片,这是更加积极、健康、充沛的情绪价值供给。

  最后再感慨两句。

  2018年春节档,《红海行动》36.52亿票房大获成功。

  2025年春节档,《蛟龙行动》3.93亿票房惨烈叫停。

  两部电影差不多是电影市场由盛转衰的起点和终点,圈出来的是短视频和短剧崛起并风靡的七年。《蛟龙行动》碰到的市场问题不能完全归咎于电影本身,就像当下针对电影的舆论远远大于电影本身一样。是时候让关注点回归电影本身,将注意力放到电影的艺术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上了。春节档的时候,《蛟龙行动》没能够拿到IMAX的场次,这次,无论如何要去看一场IMAX,去真正感受一下深海战争呈现在大银幕上的震撼了。

  没人能百分百确定《蛟龙行动》重新上映一定会成功,不过我相信少了舆论的伤害,电影成功的机会非常大,如果能和电影品质成正比,考虑市场低迷的因素,《蛟龙行动》应该也会站上30亿,成为爆款的机会要比其他电影更大。当然我们也可以不去想这些,暂且把目光集中在电影本身,一起去感受这部中国的核潜艇动作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