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韩国演艺界再度因一则重磅司法判决陷入震动。据《朝鲜日报》《韩联社》等权威媒体报道,韩国知名演员刘亚仁涉嫌违反《毒品类管理法》一案迎来最终裁决,首尔高等法院认定其吸食大麻及教唆他人吸毒等罪名成立,判处有期徒刑 1 年,缓期 2 年执行,并处罚款 200 万韩元。这场持续近一年的司法拉锯战,不仅牵动着韩国社会的神经,更在娱乐圈内外引发强烈反响。
回溯案件历程,自 2022 年起,刘亚仁频繁出入美国、泰国等多地的异常行程便引发警方关注。首尔警察厅毒品犯罪调查科经长达数月的秘密侦查,于 2023 年初公布调查结果:在刘亚仁的毛发、尿液检测中均检出大麻代谢物,同时掌握其教唆身边工作人员共同吸食毒品的相关证据。面对警方指控,刘亚仁起初矢口否认,声称部分药物摄入系因治疗抑郁症的医嘱,但这一辩解未能得到司法部门采信。
2023 年 9 月的一审判决成为事件转折点。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在历时 12 次庭审、听取 27 名证人证言后,认定刘亚仁构成多项毒品犯罪,当庭判处其 1 年有期徒刑并立即执行。宣判当日,刘亚仁身着深色西装、戴黑框眼镜的出庭形象与法庭外举着 “抵制毒品” 标语的抗议人群形成强烈对比。当法警为其戴上手铐带离法庭时,现场闪光灯爆闪,这一幕被媒体广泛传播,彻底击碎了他往日塑造的 “文艺片男神” 形象。其经纪公司 KeyEast 虽发表声明称将 “尊重判决结果”,但也暗示将提出上诉。
2024年2月的二审庭审中,辩护团队围绕 “药物成瘾性”“主观恶性” 等焦点展开激烈抗辩。律师团出示多份由精神科医生开具的诊断证明,试图证明刘亚仁长期受失眠症、焦虑症困扰,部分药物摄入系出于缓解病痛目的。同时,他们强调刘亚仁在调查期间积极配合,主动上交未使用的药物,具有悔罪表现。首尔高等法院最终采纳部分辩护意见,认为其 “社会危险性较低”,将原判实刑改为 1 年有期徒刑、缓刑 2 年执行。判决生效后,刘亚仁走出首尔拘留所时,面对媒体镜头始终低头不语,仅由律师代为发表简短声明:“深刻反省错误,未来将以行动弥补过失。”
判决结果公布后,韩国社会舆论呈现两极化态势。在 Daum、Naver 等门户网站的评论区,超过 60% 的网民对缓刑判决表示不满,留言称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明星不应享有特权”“吸毒是原则性错误,缓刑难以平民愤”;但也有部分粉丝发起 “支持刘亚仁改过自新” 的联署活动,强调 “他仍是优秀演员,应给予重新开始的机会”。韩国反毒品组织 “清醒韩国” 发表声明,批评司法系统对明星犯罪的惩处力度不足,并呼吁修订《毒品类管理法》,提高对教唆吸毒等行为的量刑标准。
这场风波对刘亚仁的演艺事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其主演的电影《无声》《燃烧》虽曾斩获多项国际电影节大奖,但随着涉毒丑闻发酵,所有商业代言被紧急终止,原定出演的 Netflix 剧集《末日列车 2》也将其除名。有业内人士分析,即便度过缓刑期,韩国影视行业 “零容忍” 的潜规则也将使其复出之路充满荆棘。这场从法庭到舆论场的全面震荡,不仅重新定义了公众对明星艺人的道德期待,更成为韩国司法系统在名人犯罪审判中的典型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