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通过信件与手作礼物表达对明星的喜爱,在内娱早已司空见惯。
然而近期两起事件却引发舆论震荡:张颂文疑似将粉丝递进车内的信件丢弃;粉丝赠送曾黎的礼物竟现身二手平台。
前者沉默未予回应,后者虽声明“系员工私自操作”,却难掩粉丝群体的失落。本应是情感联结的双向互动,最终却演变为双方形象与情感的双重损耗。
送信送的是什么?
“难过、伤心、恶劣”,是粉丝小白看到艺人扔信视频后的直观感受。
在小白看来,即便粉丝送信方式欠妥,但信件承载的真心不应被粗暴对待。
追星过程中,小白也给艺人送过信。
有次爱豆要从她所在的城市机场中转,她特意去接机,去之前郑重地写了一封信,信中详细描述了认识爱豆的契机,爱豆带给自己的影响,以及对爱豆的祝福。
“当时线下看到他非常激动和兴奋,心跳加速,现场我还看到有很多姐妹送了自己亲手做的公仔、玩偶或画的画给他,大家都很有才。”
小白回忆起那次与爱豆见面时的场景,“当时他还在团内,信件都由经纪人收,如今离开团队了,可以自己收信和礼物,线下一直很热情。”
对于艺人扔信事件,另一位资深粉丝小璇则强调艺人的“体面准则”:“艺人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粉丝,有粉丝送的礼物可能不那么恰当,但作为艺人首先要做到体面,无论别人递给你什么东西,你都得先礼节性接纳,哪怕回家扔了,起码表面功夫一定要做,当一个人连表面功夫都不做的时候,说明这个人连装都不想装了。”
作为粉丝,小璇虽然没有给艺人写过信,但非常理解粉丝送信的心情。
小璇直言,艺人虽然有很多社交账号,但基本上都由工作人员打理,艺人并不怎么看,私信太多也看不过来。线下信件往往是粉丝能与偶像直接沟通的渠道,艺人收到信在车上就可以立马打开来看,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比较好的互动。
可能有人会问,艺人真的会看信吗?
对于粉丝来说,这个答案似乎并不重要。小白坦言,“在写完的那一刻,我的心意就已经完成了”。
小璇也表示,给艺人送东西,开心的是过程,而非结果。
“有一句话叫给予比得到更快乐,当你喜欢一个人,想到他收到礼物很开心,那么你在准备礼物、期待见他,以及把礼物送出去的整个过程都很开心。礼物是一种爱的载体,至于他收到后怎么处理并不重要。追星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的心理安慰,这个人是谁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通过这个事情表达了自己的爱,让感情得到了寄托。”小璇说道。
不过多年追星经历也让小璇清醒地意识到很多事情。
“大多数艺人线下接机的粉丝就那么几个,如果每次都送信,我感觉他们后面可能也写不出什么了,我估计艺人能够收到的有效表达的信件没几个,来来回回都是说,‘很爱你啊,照顾好自己,身体健康’之类的话。”
小璇笑说,“当一个人跟你这么说时,你很开心,当一百、一千人跟你这么说,可能你就麻木了。”
所以,想要在一众粉丝中脱颖而出,送信、送礼物也有一定技巧。
小璇透露,“清朗”行动之前,内娱粉丝送礼非常夸张,经常有人给艺人送奢侈品包包、金条等贵重的东西,不少艺人也来者不拒。如今基于舆论影响,大部分内娱艺人已经明确拒绝收受贵重礼品,但偶尔也有例外。
“有些小爱豆刚出道没什么钱,粉丝送的贵重礼物也就收了,一般比较顶流的艺人,或经纪公司管理比较严格的艺人,或者有代拍拍摄的情况下,艺人基本上都不收,所以收礼跟场合、艺人自身财力密切相关。”
小璇说,“当然,如今大部分粉丝都只是送送花、信和手作,我觉得粉丝送的东西贵不贵不重要,因为一个粉丝愿意来看你,她也是花了时间和交通成本的,心意更重要,如果艺人收贵重物品,性质就变了,也会在粉丝群体中掀起攀比之风。”
想要在一众送礼物人中脱颖而出,小璇有自己的经验总结:“场合不一样,方式不一样,如果某个场合大家都送信,而你拿了花,那艺人可能就收你的花了,而大家都送花的话,他可能就不收花了。又比如有妈妈带着小孩来追星,艺人顾念小孩,也会跟她们互动。”
收信是门技术活
对于艺人团队而言,收信远非简单的接纳动作,而需在风险管控与情感维系间谨慎权衡。
首先收不收,不同艺人有不同的处理办法。
艺人工作人员芮芮表示,“大艺人粉丝太多了,能不收就不收,小艺人没什么粉丝,没理由拒绝粉丝对他的好,能收就收。
芮芮还透露,同样是拍戏,经常看到一些上升期的艺人在出妆酒店门口收信,却很少看到顶流艺人收信。原因在于,一方面是顶流艺人的剧组保密工作做得比较好;另一方面在于,顶流艺人粉圈规矩比较严格,他们明令禁止粉丝去拍戏现场,一旦去了,统一视为“代拍”,艺人根本不会给眼神。
而小艺人就没那么多规矩,横店酒店就那么几家,驻扎了哪些剧组大家都一清二楚,想去看的粉丝和代拍只要蹲守在酒店门口,就总能遇到他们。
艺人工作人员六六则直言,帮艺人收信也要看场合。
“如果行程不紧张,不耽误时间的场合,我们会帮忙收一下,如果路演赶行程,或者是在活动现场,那就没办法收。”六六说。
怎么收信,也有讲究。
芮芮透露,帮艺人收信后,工作人员一般都会先检查一下,看看是否有敏感或危险的东西,如果要把信发出来,也要审查一下是不是CP粉写的,别发出来招骂。
“大艺人一般不会亲自收信,由工作人员代收,因为你不知道送信的人是不是CP粉或对家粉,万一收错了被拍到,肯定会惹来争议。还有些大艺人粉丝的信都由后援会统一转交,这样的话等于后援会提前筛查了一遍,相对保险一些。”
芮芮说,“小艺人基本上都亲自收,以展示亲切。”
六六还透露,粉丝送的东西种类很多,包括但不限于刺绣、雕刻、花、手作、信、作品集等等。
“有的送奢侈品,我们看到了就远远地躲开,还有那种精美包装的礼物,不知道里面是啥,我们也不收。总之尽量不收礼物,一定要收的话,就收束花,如果是粉丝做的礼物,当下会收下,但也会提醒以后不要再送了。”六六说道。
那么艺人真的看信吗?
“看不看信,我觉得分艺人。如果艺人非常忙,他收到的信又特别多,他可能就不看,但像一些新人或老艺术家型艺人,他收到的信不多,他其实是想知道粉丝对他们的想法的。”六六说道。
六六透露,自己之前带的一个老艺术家型的艺人,每次就会很认真地看粉丝来信,看到粉丝说因为他学习了某项技能,选择了某个专业,他都非常感动,还夸赞粉丝的字写得好看。
六六还曾带过一个硬汉型人气男艺人,该男艺人工作室有专门的储物间收藏粉丝送他的礼物,让六六印象深刻的是某个粉丝送的一本类似同学录一样的厚本子,里面记录了粉丝追随男艺人的所有线下活动。
“那本书巨厚,我在职期间搬了两次工作室,粉丝礼物也都跟着一起搬家。”六六说道。
有珍惜粉丝心意的,自然也有不珍惜的。
芮芮透露,一些大艺人追随的粉丝太多了,收到的东西也特别多,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了。
“艺人看到粉丝为自己做的那些事情,当下是感动的,但之后的90%时间并不会记得这个事情,见得多了就麻木了。”
芮芮说,“很多艺人都很双标,他口头上说要对粉丝好,但实际上他并不喜欢粉丝管他,真正对粉丝好的行动也很少,大部分时间都是工作人员,尤其是宣传在帮忙照顾粉丝,帮粉丝递话、收信、‘饭撒’等。”
工作人员帮忙收到的信、花、礼物,也很少会长长久久地跟着艺人。
“花带到酒店,干了可能就扔了。粉丝做的手作、玩偶之类,也没见留很久的,有的就留在剧组酒店了,有的搬家就丢了。”
芮芮说,“这跟普通人的处理没什么区别,比如朋友送你一个自己做的东西,当下你可能觉得很新奇很厉害,时间久了觉得没用也就扔了。如果是一个很贵的围巾或配饰,你觉得贵又有点用,也就留下了。”
送信现象背后的粉丝心理
围绕送信和收信,事实上始终存在很多争议。
小璇表示,对于要不要去机场见爱豆,她也曾有过犹豫,因为这个行为在粉圈一直处于灰色地带。支持的粉丝觉得,爱豆看到粉丝会很开心,反对的粉丝则认为,这是一种追私行为,还会影响机场其他乘客,给机场安保带来压力。毕竟也有很多艺人一直强调,“我们最好的见面方式,就是在舞台上下和屏幕内外”。
回归到粉丝身份,小璇做不到那么“理智”,有次爱豆来国内开见面会,她还是去机场接机了。
“我的爱豆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当时他看到我们来了,很热情地给我们招手,很开心。”
小璇说,“当你觉得你做的一切你爱豆看到了,并且很珍惜,你才会有动力继续追下去。”
小璇透露,不少粉丝经历过线下追星之后很容易脱粉回踩,原因在于,粉丝去见爱豆之前花费了不少时间和心力成本,精心准备衣服,化妆,在机场一站好几个小时,结果有的爱豆来了之后特别冷漠,粉丝感觉自己被伤害了。
当然小璇也直言,当爱豆确实挺难的,很难满足每一个粉丝的期待。
“对于‘饭撒’这个事,每个人接受度不一样,有的人追得多,觉得只要能看爱豆一眼就好,有的人比较玻璃心,给爱豆比心没得到回应会难过,追了爱豆几次,爱豆没认出她来也伤心,或者爱豆跟别人互动了,没跟她互动,她也不能接受。”
小璇说,“所以当爱豆真是个技术活,但不管怎么样,如果你还靠着粉丝,就需要有点职业道德,营业是必须的。”
作为艺人工作人员来说,六六和芮芮则更推荐粉丝在合适的场合与艺人交流,比如艺人的生日会,节目录制现场或者是线上直播时,尽量不要在一些公共场合或者工作场合见面,很容易给艺人招致争议。
让芮芮不能理解的是,很多粉丝会蹲守在剧组出妆酒店门口送信,她觉得这严重打扰了艺人的工作,属于非常不恰当的场合。
“但因为一些上升期的艺人老收,带动了这种风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代拍过来,导致后来的艺人不得不收,不收就会被骂冷漠。”
芮芮无奈地说,“后来你会发现很多送信的并不是粉丝,而是代拍,他们要么在信里写一句谢谢哥哥姐姐,要么就是一个空信封,只是为了骗艺人过来收,然后好拍他们。”
芮芮强调,代拍驱动的“收信内卷”已扭曲了艺人与粉丝的互动本质,艺人若迫于压力妥协,只会加剧乱象。
而对于“扔信风波”,芮芮认为艺人应该直面质疑,冷处理只会损耗声誉。同样,粉丝与艺人的关系需要建立在双向尊重之上:粉丝需克制过度侵入私人边界,艺人则应以职业素养维系基本体面,唯有如此,“心意”才不会沦为“生意”,情感纽带方能在适度距离中持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