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网专为粉丝打造idol触手可及的平台

主页 > 明星 > 高海宁罕见自曝曾有惊恐症,有自杀想法,拍《新闻女王》时曾崩溃

高海宁罕见自曝曾有惊恐症,有自杀想法,拍《新闻女王》时曾崩溃

2025-07-06 11:25 粉丝网

  

 

  最近,镁光灯下的 TVB 花旦高海宁,凭借《三十而已》中风情万种的 “林有有闺蜜” 和《新闻女王》里精明狠辣的许诗晴,收获无数观众喜爱。然而,在郑丹瑞网上频道的深度访谈中,这位 38 岁的女星却卸下了荧幕上的从容面具,首次袒露自己曾深陷抑郁与惊恐症泥潭的至暗时刻。这场长达两小时的对谈,让无数网友感叹:原来那个在镜头前光芒四射的女演员,也曾在深夜与绝望殊死搏斗。​

  作为 TVB 力捧的当家花旦,高海宁的演艺之路看似顺遂。从香港小姐选举出道,到在内地和香港双市场走红,再到凭借《新闻女王》中许诗晴一角斩获 “最佳女配角” 奖杯,她用精湛演技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但这份耀眼成绩的背后,却是她默默咽下的无数辛酸。​

  高海宁坦言,新冠疫情成为她人生的转折点。由于工作安排,她不得不频繁往返内地,在严格的防疫政策下,动辄 21 天的单人隔离成为常态。空荡荡的酒店房间、冰冷的送餐机器人,还有手机里不断跳动的工作讯息,构成了她长达半年的生活图景。“那段时间,我仿佛被困在真空里。” 她回忆道,“推开窗看到外面的城市灯火通明,却感觉那些热闹与自己毫无关系。” 长期的孤独与漂泊感,如同慢性毒药般侵蚀着她的精神世界,让原本乐观开朗的她逐渐被负面情绪吞噬。​

  而命运的重击接踵而至。2021年,高海宁接到了外公离世的噩耗。彼时她正在内地拍摄新剧,受疫情管控限制,无法及时赶回香港见老人最后一面。当她历经周折回到家乡时,只赶上了早已结束的葬礼仪式。站在外公空荡荡的房间里,抚摸着老人留下的旧物,高海宁感觉心里有什么东西轰然崩塌。“我甚至没能好好跟他说声再见。” 提起这段往事,她的声音仍带着难以掩饰的哽咽,“这种遗憾像根刺,扎在心里怎么都拔不出来。”​

  情绪的崩溃往往始于某个看似平常的瞬间。在访谈中,高海宁讲述了那个让她至今心有余悸的下午。与母亲在超市采购后,母女俩站在街角等红绿灯。一辆货车轰鸣着从身边驶过,毫无征兆地,一个可怕的念头闪过她的脑海:“如果我现在冲出去会怎样?” 这个想法惊得她本能地向后踉跄了一步,冷汗瞬间浸透后背。看着车流中穿梭的车辆,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精神状态已经濒临崩溃边缘。​

  “那时候连呼吸都觉得困难。” 高海宁回忆惊恐症发作时的情形,“走在人群里,突然就感觉四周的空气都消失了,手脚不受控制地僵硬,眼前一片模糊,只能瘫坐在地上大口喘气。” 这种随时可能降临的恐惧,让她不敢独自出门,不敢参加社交活动,甚至连拍戏时都提心吊胆。​

  在拍摄《新闻女王》期间,高海宁的心理压力达到顶点。剧中一场涉及危险动作的重头戏,成为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按照剧本要求,她需要一边精准念出台词,一边配合武师的指令,协助另一名演员完成高难度跳车动作。然而,持续的焦虑让她频繁忘词,导致搭档不得不一次次重复危险动作。“看着他从车上摔下来,我心里愧疚到了极点,越想表现好就越出错。” 她红着眼眶说,“收工后我躲在化妆间大哭,觉得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高海宁鼓起勇气走进了精神科诊室。令她感动的是,医生充分考虑到她的公众人物身份,没有做任何书面记录,只是安静地倾听她的倾诉。“坐在那里,我第一次觉得有人愿意听我说话,愿意理解我的痛苦。” 医生为她制定了每周一次的心理疏导方案,并准备了应急镇静剂,叮嘱她 “照顾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这场与抑郁和惊恐症的抗争,彻底改变了高海宁对人生的认知。“以前总觉得咬牙硬扛就是坚强,现在才明白,向他人求助也是一种勇气。” 如今的她,不仅通过心理治疗和运动逐渐走出阴霾,还积极投身心理健康公益事业,希望用自己的经历鼓励更多人正视情绪问题。“我想告诉大家,抑郁和惊恐症并不可耻,就像感冒发烧一样,我们需要做的是勇敢面对,寻求帮助。”​

  从黑暗中走来的高海宁,用自己的故事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坚强。正如她在访谈最后所说:“那段至暗时刻教会我,人生最强大的力量,不是永不跌倒,而是跌倒后依然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