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组陈都灵拍摄现代都市题材电视剧的花絮悄然在网络上流传开来,瞬间吸引了无数网友的目光。这组花絮没有刻意的摆拍,全是片场的真实记录,从晨光熹微到星光点点,将她在镜头之外的专注、坚韧与温柔一一呈现,让大家看到了这位清冷系女演员在片场的多面模样。
清晨七点的片场,早已是一片忙碌景象。陈都灵穿着简单的白色 T 恤和牛仔裤,背着一个帆布包,安静地走进了服装间。她今天要拍摄的是一场职场戏,造型师拿出一套剪裁利落的灰色西装,她伸手接过时,指尖轻轻拂过西装的面料,轻声问道:“这个肩线会不会太宽了?我担心穿起来不够干练。” 造型师笑着解释:“放心,我们特意收了腰,试穿一下看看效果。” 换好衣服后,她对着镜子仔细打量,时不时抬手调整一下领带的角度,又转身让助理帮忙看看后背的贴合度,认真得像是在完成一件精密的工作。等发型师做好发型,她对着镜子抿了抿唇,原本柔和的眉眼瞬间多了几分职场女性的锐利,仿佛下一秒就要走进会议室谈判。
第一场戏是在写字楼的大堂拍摄,陈都灵饰演的角色要在人群中快步穿行,同时接听电话处理紧急工作。导演一喊 “开始”,她立刻迈开脚步,高跟鞋敲击地面发出清脆的声响,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焦急,对着蓝牙耳机语速飞快地说着台词,眼神却始终保持着冷静。镜头跟着她移动时,不小心带倒了旁边的指示牌,“哐当” 一声在安静的大堂里格外刺耳。她下意识地停住脚步,转头看到场务慌忙扶起指示牌,立刻走过去轻声说:“没事吧?有没有砸到脚?” 得到否定答案后,才重新回到站位,对导演说:“我们再来一次吧,刚才的情绪有点断了。” 这场戏拍了三遍,直到她的额角渗出薄汗,导演喊 “过” 的时候,她才扶着腰轻轻舒了口气,原来为了表现角色的匆忙,她全程都在绷紧身体快步走,后背早已有些僵硬。
午休时间,陈都灵没有回休息室,而是拉着对手戏演员坐在休息区的长椅上对台词。她的剧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有些地方画着波浪线,有些地方标注着 “此处语气要放缓”“眼神向下看”,甚至还有几个用荧光笔标出的表情符号。“你看这句‘我不同意这个方案’,如果只是硬邦邦地说出来,会显得角色太强势,” 她指着剧本上的台词,轻声分析道,“其实可以带一点无奈,毕竟她和合作方是多年的朋友,这里的情绪应该更复杂一点。” 对手戏演员点头附和时,她忽然从帆布包里拿出一小袋薄荷糖,分给周围的工作人员:“刚才看大家都有点困,这个提提神。” 阳光下,她递糖时扬起的嘴角带着浅浅的梨涡,清冷的气质里多了几分暖意。
下午转场到摄影棚拍摄淋雨的戏份,工作人员早已搭好了雨棚,准备好大功率的洒水设备。陈都灵换上单薄的连衣裙,站在指定位置时,双手下意识地攥了攥衣角 —— 虽然是夏天,但冷水浇在身上还是会让人瑟瑟发抖。导演喊 “开始” 后,雨水瞬间从头顶泼洒下来,她却像完全没感觉到寒冷,任由雨水打湿头发和裙摆,对着镜头说出饱含委屈的台词,眼泪混着雨水滑落,分不清哪滴是雨哪滴是泪。这场戏拍了将近一个小时,中间她几次因为冷水刺激而打喷嚏,却始终没要求暂停。直到导演喊 “过”,助理拿着毛巾和姜茶冲过来,她接过姜茶时牙齿还在微微打颤,却笑着说:“还好今天水温不算太低,比想象中好熬。”
傍晚时分,天空放晴,剧组转移到户外拍摄夜景戏。陈都灵坐在监视器旁看回放,忽然指着画面小声对导演说:“这里我刚才的手势是不是太用力了?这个角色平时很注重细节,应该更自然一点。” 导演倒回片段仔细看了看,点头说:“你说得对,我们补拍一个镜头。” 此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大部分工作人员都面露倦色,她却重新补好妆,站到原位时还对灯光师说:“麻烦再把光调暗一点,夜晚的感觉应该更朦胧些。” 补拍结束后,她看到场务在收拾沉重的设备,主动走过去帮忙抬反光板,被工作人员笑着劝回来:“陈老师快休息吧,这些活儿我们来就行。” 她却摇摇头:“大家都在忙,我闲着也不自在。”
深夜收工时,陈都灵的帆布包上沾了不少灰尘,头发也有些凌乱,但她和每个工作人员道别时,声音依旧温和清晰。助理帮她把东西搬到车上,发现她的剧本里夹着一张便签,上面写着:“明天的哭戏要提前半小时到片场练情绪,记得带暖宝宝。” 车窗外的路灯在她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她低头翻看剧本的样子,安静得像一幅画。
这组花絮曝光后,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留言:“原来清冷女神在片场这么拼,淋雨戏看得我都觉得冷”“她对细节的较真太圈粉了,难怪演什么像什么”。而对陈都灵来说,这些花絮里的瞬间不过是日常工作的缩影,正如她在采访中说过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灵魂,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揉碎了,一点点填进角色的骨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