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张碧晨工作室通过官方账号发布长文,就《年轮》引发的持续舆论争议作出正式回应。这篇近千字的声明以 “尊重版权,亦守初心” 为核心,不仅系统梳理了歌曲的授权脉络,更抛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 —— 尽管依法享有全球范围内的永久演唱权,但张碧晨出于对创作方的尊重与个人选择,今后将不再在任何场合演唱该歌曲。
声明中,工作室首先强调 “经查阅 2015 年签订的正式合约,明确载明张碧晨女士为《年轮》歌曲的合法演唱者,拥有该作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永久演唱权利”,并附上了合约关键页的打码截图。截图显示,合约中 “演唱权限” 一栏清晰标注 “永久有效,涵盖录音、演出、影视同步等所有商业及非商业场景”,落款处有版权方与张碧晨经纪公司的公章及签约日期。工作室同时指出,当年《年轮》作为电视剧《花千骨》的插曲,其音乐制作合同中明确区分了 “词曲版权” 与 “演唱权”,“前者归属汪苏泷先生,后者由张碧晨女士独家享有”。
针对此前争议焦点 “原唱定义”,工作室态度坚决地表示 “张碧晨是《年轮》的唯一原唱”,并晒出两份关键证明:一是电视剧《花千骨》制作方出具的说明函,载明 “《年轮》女声版为剧集首用版本,张碧晨为该版本唯一指定演唱者”;二是歌曲首发时的数字音乐平台后台记录,显示张碧晨版本上线时间比其他版本早 72 小时。工作室特别提到,同期制作的《梦幻诛仙》主题曲从立项之初就设定为 “男女双版本并行”,并附上了该项目的早期策划案,“两者版权架构截然不同,不应混为一谈”。
这场风波的导火索,源于某网红 “旺仔小乔” 早年 “只认张碧晨原唱” 的言论被翻出后引发的连锁反应。随着话题发酵,网友围绕 “原唱是否等同于首唱”“双版本歌曲的版权边界” 等问题争论不休。张碧晨粉丝认为 “多年来市场默认其为代表作,原唱身份毋庸置疑”,而支持汪苏泷的网友则强调 “词曲作者才是作品核心”,双方的拉锯让《年轮》多次登上热搜。25 日下午,张碧晨工作室晒出声明前,汪苏泷团队刚宣布 “收回所有演唱授权”,这一时间差让舆论场的火药味瞬间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声明结尾处的决定堪称 “重磅炸弹”。工作室写道:“权利与选择并行,法律赋予的权限是底线,而艺术表达的温度更需守护。为避免争议持续消耗作品价值,张碧晨女士经慎重考虑,决定即日起不再演唱《年轮》。” 这一表态迅速引发行业震动,有音乐制作人评论:“依法维权是本分,主动放弃是情分,这种处理方式既守住了底线,也给了争议一个降温出口。”
粉丝群体对此反应复杂:有人心疼 “维权成功却要放弃多年心血”,在超话发起 “# 年轮永远是白月光 #” 的纪念活动;也有人支持 “姐姐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认为 “与其在争议中消耗,不如体面退场”。而普通网友则更多聚焦于版权意识的讨论,“这场风波让更多人明白,听歌不只看演唱者,也该记住词曲作者的名字” 成为高赞评论。
从网红言论发酵到两大团队隔空交锋,再到张碧晨工作室的 “权利与放弃” 宣言,《年轮》风波已超越娱乐事件本身,成为一堂生动的版权普法课。当这首曾陪伴无数人度过青春的歌曲,以这样一种方式逐渐淡出舞台,或许正如网友所说:“无论未来是否再听到现场版,那些被旋律打动的瞬间,早已成为不可磨灭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