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语乐坛 “天王” 周杰伦在一档深度音乐访谈节目中,罕见畅谈自己的音乐创作理念与职业生涯思考。面对主持人关于 “是否对早期作品有遗憾” 的提问,他坚定表示 “从不对早期作品后悔”,并自信坦言 “我从出第一张专辑就知晓,我的音乐,再过 10 年、20 年也站得住脚”;同时,他也坦诚分享了近年来的创作矛盾 —— 时间在家庭与工作间的取舍难题,但始终坚持 “不愿被过去捆绑”,强调 “要让这个世界一直记得你,不能只靠‘过去’,你的‘未来’也要能站得住脚”,一番话既彰显了对自身音乐的笃定,也展现了持续突破的创作野心,让粉丝看到他对音乐始终未变的敬畏与热爱。
这场访谈选在周杰伦台北的私人音乐工作室进行,镜头里,工作室的布置充满 “周氏风格”—— 墙面上挂满了他历年专辑的黑胶唱片,从 2000 年的《JAY》到 2022 年的《最伟大的作品》,排列整齐的唱片宛如一条时光长廊;角落的钢琴上放着一本泛黄的乐谱,旁边散落着几支马克笔,据周杰伦介绍,“这是我写《七里香》时用的乐谱,现在偶尔还会翻出来看看”;窗外是郁郁葱葱的绿植,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木质地板上,为访谈增添了几分松弛的氛围,也让周杰伦的分享更显真诚。
谈及早期作品,周杰伦的眼神里满是笃定。当主持人提到 “有网友认为你早期作品风格更犀利,现在更偏向温柔” 时,他笑着摇头:“我从不后悔早期的任何一首作品,比如《双截棍》的狂放、《忍者》的俏皮、《东风破》的古典,每首歌都是我当时最真实的创作状态。我记得出第一张专辑《JAY》时,就跟制作人说‘我的音乐不会过时’,因为我在创作时就融入了很多经典元素 —— 中国风的旋律、R&B 的节奏,这些东西是有生命力的,不是跟风当下的潮流,所以再过 10 年、20 年,大家再听《晴天》《发如雪》,还是会有共鸣。”
他还特意提到《七里香》的创作故事:“当时写《七里香》时,有人说‘夏天的歌词太直白了’,但我觉得‘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就是很生活化的画面,能让人想起自己的青春。现在每次演唱会唱这首歌,台下几万人一起大合唱,那种感觉就证明,好的音乐真的能跨越时间。” 这份对早期作品的自信,并非盲目自负,而是源于对音乐本质的理解 ——“音乐不是快餐,不是听一遍就忘的东西,它需要有内核,有能打动人心的细节,而我的早期作品,都做到了这一点。”
当话题转向 “是否会被过去的光环捆绑” 时,周杰伦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他坦言,近年来最大的矛盾在于 “时间的取舍”:“现在有了家庭,要陪孩子长大,也要兼顾创作,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有时候会想‘要不要就靠经典作品巡演,轻松一点’,但每次看到粉丝在台下喊‘想要新歌’,就觉得不能停下来。我不愿被过去捆绑,比如大家一提到我,就只想到《双截棍》《青花瓷》,我希望未来还有新的作品能被记住,比如《最伟大的作品》里的钢琴旋律,或者下一首歌里的新尝试。”
他进一步解释:“要让这个世界一直记得你,不能只靠‘过去’。就像我很佩服的音乐人,比如李宗盛大哥,他到现在还在写新歌,每首歌都有新的感悟。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 不是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而是不断突破自己。比如我尝试把古典音乐和电子乐结合,或者在歌词里加入更贴近当下生活的内容,这些都是为了让‘未来’的作品也能站得住脚。”
访谈中,周杰伦还透露了正在筹备的新作品方向:“最近在写一首关于‘时光’的歌,灵感来自陪孩子看日落时的感受,旋律会偏温柔,但节奏里会加入一些新的元素,不会重复以前的风格。我希望这首歌能让年轻人听到共鸣,也让老粉丝觉得‘这还是周杰伦,但又有新东西’。” 他笑着说,“创作就像爬山,爬到一个山顶后,不能停下来,要去爬下一个更高的山,虽然累,但看到的风景会不一样。”
对于 “如何平衡家庭与创作”,周杰伦分享了自己的小技巧:“现在会把创作时间放在孩子睡觉后,比如晚上 10 点到凌晨 2 点,这段时间很安静,能集中精力写歌。有时候孩子早上起来,看到我在钢琴前写歌,会跑过来弹几下,虽然会打断思路,但这种画面也很温暖,说不定以后还能和孩子一起创作。” 提到孩子,他的眼神里满是温柔,“家庭给了我很多创作灵感,比如《Mojito》里的快乐氛围,就有陪家人旅行的影子,所以家庭和创作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滋养的。”
这场访谈曝光后,迅速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周杰伦说音乐 20 年也站得住脚# #周杰伦不愿被过去捆绑# 等话题接连登上热搜。粉丝们纷纷留言支持:“周董果然还是那个有态度的音乐人!早期作品永远经典,也期待新作品”“能理解他的时间矛盾,但还是好期待新歌,相信他的未来作品一定不会让人失望”“从 2000 年到现在,周董一直都在突破自己,这就是他能红这么多年的原因吧”。
音乐圈业内人士也对周杰伦的观点表示认同,有制作人评价:“周杰伦的自信源于他对音乐的敬畏与坚持,早期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他融入了独特的个人风格与文化内核;而他不愿被过去捆绑的态度,更是音乐人难得的清醒 —— 在流量时代,能坚持创作新作品,不消费情怀,这份初心值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