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戚薇在Mugler秀场的一组G社(Getty Images)生图突然刷屏,直接引爆了网友对“明星真实状态”的激烈讨论。镜头里,她身穿金色吊带长裙搭配酒红色漆皮手套,顶着贴头皮盘发,却被俯拍、怼脸特写拍成了“一米二身材”和疲态尽显的脸,瞬间被嘲“医美后遗症发作”“老了十岁”。
但戚薇压根没在怕的,转头就在社交平台发文开怼:“G社好离谱!”——延续她一贯的直率人设,被网友力赞“用真实对抗滤镜霸权”。毕竟,现场路人拍的视频和生图里,她小头小脸、冷白皮、坐姿挺拔,和G社那张“黑图”简直判若两人。
更戏剧性的是,粉丝火速甩出同场活动另一套造型的G社生图:巴尔曼灰色套装的戚薇,身材修长、状态舒展。同一家图社,角度一换,效果天差地别。这让人不得不怀疑:究竟是明星状态不稳,还是镜头本身就带着“主观恶意”?
其实,戚薇这身金色长裙配爆炸卷发的造型,本意是致敬Mugler 1982年的复古经典,却被部分网友批成“流浪风”“显老邋遢”,甚至有人直接喊话造型师“赶紧辞职”。但也有时尚博主站出来力挺,说这是“内娱少有的敢穿敢表达”,一场挑战前卫美学的实验。
而争议背后,更值得玩味的是G社代表的“欧美时尚话语权”。长期以来,它的严苛标准被奉为行业权威,但这次事件却让越来越多人反思:镜头,凭什么成为评判美的唯一标尺?戚薇这一波吐槽,看似是个人回怼,实则掀开了对单一审美霸权的公开挑战。
更何况,戚薇在“真实”这条路上,早就走得很远。2025年8月,她曾在直播里坦然演示自己因肉毒素注射超标40%,导致“眉毛动不了、眼睛变吊梢”的状况。对比内娱普遍对医美遮遮掩掩的风气,她这种大方自曝的态度,反而被网友称赞“推动行业透明化”。
说到底,这场围绕生图的“审美大战”,早已超越了对一个明星状态的评判——它成了公众对镜头真实性、时尚话语权,乃至审美多元性的一次公开质疑。下次再看到“崩图”时,也许我们该先问一句:到底是人出了问题,还是镜头后面那双眼睛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