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令人难以忘怀的古筝演奏在北京中山音乐堂温情上演,一对母女携手登台,以一曲《太行吟》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观众,让这首饱含故土眷恋之情的作品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太行吟》由刁亚男于2024年8月创作,其创作灵感极为动人。当时,刁亚男驱车归乡,途中巍峨磅礴的太行山映入眼帘,刹那间,浓烈的乡愁涌上心头。“树高千丈,落叶归根”,这份对故土的深深眷恋成了创作的源泉。后来,刁亚男又因明代于谦的《上太行》产生强烈共鸣,即兴哼唱出动人旋律,经精心润色,最终成就了这首感人至深的古筝协奏作品。“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作者将此诗意境融入乐曲创作中,全曲沉郁顿挫,感人至深。乐曲慢板通过描写巍巍太行的西风劲草、落日暮云、高天归鸟等苍茫壮阔景象,表现出诗人阔大的胸襟和思乡的情怀;快板则铿锵有力,描写诗人立马太行,雄视千里的英雄形象,使听者感受到了他两鬃霜华却壮心不已,辗转千里却生命不衰的英雄情怀。
此次登台的母女,母亲在古筝演奏上经验丰富、技艺娴熟,多年的弹奏经历让她对音乐的情感表达有着深刻的理解;女儿则青春朝气,在古筝学习中展现出极高的天赋与热情,对新作品的演绎有着独特的视角。演出当晚,母女二人身着典雅的传统服饰,端坐在古筝前,神情专注而温柔。
演奏起始,母女同时拨弦,那低沉而醇厚的音色如同一缕轻柔的风,缓缓拉开了太行故事的序幕。女儿灵动的指尖在琴弦上跳跃,与母亲的演奏相互呼应,配合得默契无间。在表现西风劲草的段落,她们以快速而有力的扫弦,模拟出风声的呼啸与草叶的摇曳;描绘落日暮云时,又用轻柔的颤音和泛音,勾勒出晚霞漫天、暮云低垂的宁静画面 。
随着乐曲推进,进入高潮部分,母女俩全身心投入,身体也随着音乐的节奏微微摆动。母亲的每一次拨弦都沉稳有力,传递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女儿则以清澈明亮的音色,诉说着对故土的向往。现场观众沉浸在这深情的音乐中,仿佛也置身于太行山间,感受着那份厚重的乡情。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许多观众眼眶湿润,被这份真挚的情感所打动。
这场母女同台的《太行吟》演奏,不仅是一次音乐的呈现,更是亲情与乡情的交融。它让这首充满诗意与深情的作品,通过独特的演绎方式,走进了观众的内心,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古筝艺术与思乡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