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网专为粉丝打造idol触手可及的平台

主页 > 音乐 > 网易云音乐回应张碧晨《年轮》等原唱取消又恢复:是系统问题

网易云音乐回应张碧晨《年轮》等原唱取消又恢复:是系统问题

2025-07-29 15:45 粉丝网

  

 

  近日,在大众日常的音乐聆听体验中,歌曲原唱标识往往被视为一种既定事实,为听众明晰每一首歌曲的最初演绎者。然而,近日网易云音乐平台却因三首歌曲的原唱标识问题引发轩然大波。有细心的网友反映,在 7 月 28 日下午,网易云音乐悄然取消了张碧晨《年轮》《梦幻诛仙》《下一秒》三首歌的原唱标识。这一变动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在网络上激起千层浪,相关话题 “网易云取消张碧晨三首歌原唱” 瞬间登上微博热搜榜首,吸引无数网友关注与热议。​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首备受关注的歌曲,均出自创作才子汪苏泷之手,其作词作曲的才华在这几首作品中展露无遗。其中,《年轮》作为电视剧《花千骨》的插曲,凭借着婉转悠扬的旋律和深情动人的歌词,自发行以来便广受赞誉,传唱度极高;《梦幻诛仙》同样凭借独特的曲风,在仙侠类音乐作品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下一秒》也以其轻快的节奏和青春洋溢的风格,收获了众多粉丝的喜爱。而张碧晨凭借极具辨识度的嗓音,将这三首歌演绎得淋漓尽致,她的演唱版本深入人心,长期以来在网易云音乐平台都被明确标注为原唱。​

  北京日报记者在 7 月 28 日 20 时进行查询时发现,三首歌曲的原唱标识已悄然恢复,一切看似回归正轨。记者为进一步了解事件缘由,迅速咨询了网易云音乐客服。客服给出的回应称,张碧晨原唱标识被取消是系统问题所致,并非人为干预,目前系统已完成修复,原唱标识也已正常显示。然而,这样的解释并未能完全平息网友们的疑虑。不少网友指出,在标识取消的那段时间里,界面显示极为异常,仅有张碧晨版本的原唱标识被移除,变为 “演唱者”,而汪苏泷版本的原唱标识却始终保留,且在恢复过程中,部分用户界面还短暂出现过 “双原唱”(张碧晨与汪苏泷并列)的混乱情况,时间节点又恰好处于张碧晨与汪苏泷因《年轮》原唱权争议的白热化阶段,这一系列巧合实在难以不让人产生联想。​

  事实上,在此之前,QQ 音乐、网易云音乐两大音乐巨头均曾针对平台标注原唱的标准问题答复过记者。QQ 音乐客服给出的解释是:“原唱取决于版权方。” 这意味着版权方在原唱标注问题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其提供的信息将直接决定歌曲原唱的认定。而网易云音乐客服的答复则为:“歌曲标记原唱不意味着拥有歌曲的版权,一般首发歌手会标记原唱版本,或者得到词曲版权授权,可以原创类型发布。” 从网易云音乐的标准来看,首发歌手在原唱认定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获得词曲版权授权的歌手也有机会被标注为原唱。这两种不同的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音乐平台在原唱标注规则上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往往容易引发大众的困惑与争议。​

  此次网易云音乐取消张碧晨原唱标识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是更为复杂的版权争议。以《年轮》为例,该歌曲的原唱之争已持续发酵多日。张碧晨方坚称张碧晨为《年轮》“唯一原唱”,并在声明中强调,2015年6月15日,《年轮》作为电视剧《花千骨》插曲率先上线,由张碧晨演唱,此版本为该歌曲最早正式发布的录音版本,且是《花千骨》电视剧中唯一使用的演唱版本。直至 2015 年 6 月 30 日,男声版本才以单曲形式上架音乐平台,在时间上明显晚于张碧晨版本。此外,张碧晨工作室还晒出了相关合同,证明签约时未提及 “双版本” 规划,且张碧晨依法享有该歌曲在全球范围内的永久演唱权利。​

  而汪苏泷方则主张 “双原唱”,出示了创作初期的邮件证明《年轮》从立项起就计划推出男女声双版本。其老板李思睿更是直言:“当表演者声量碾压创作者时,行业根基已然倾斜。” 此次事件也将音乐行业长久以来在原唱定义、版权归属等方面存在的模糊地带暴露无遗。在我国《著作权法》中,并未对 “原唱” 一词作出明确的法律定义,这使得在实际操作中,创作人与首唱者的权益界定时常出现争议。若合同未明确约定,创作人与首唱者均可能被认定为原唱,具体需结合授权范围判定。加之不同音乐平台标注规则的不统一,以及网红歌手如 “旺仔小乔” 等在翻唱歌曲时未规范标注原唱等行为,进一步加剧了音乐行业版权管理的混乱局面。​

  随着音乐产业的不断发展,类似网易云音乐取消张碧晨原唱标识这样的事件,无疑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如何建立更为统一、规范、透明的原唱标注标准,明晰版权归属,维护创作者、演唱者以及平台各方的合法权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