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艺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S 级综 N 代凭借着稳定的受众基础与品牌效应,在各大平台纷纷回归,抢占观众的注意力。然而,就在这个看似被老牌综艺主导的 Q2 季度,一档崭新的节目却如黑马般突出重围,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它便是《小小的勇气》。
这档节目走人文纪实向路线,主打 “零妆造,零预设,零任务,零片酬”,力求呈现最本真的状态。对于女星赵露思而言,这是她在罹患抑郁症宣布暂停工作后的回归之作,意义非凡;而对于芒果 TV 来说,它则是继去年《灿烂的花园》之后,在明星个人 IP 综艺领域的又一次大胆尝试。
争议声起:明星个人 IP 综艺的困境
第一期节目上线后,“是谁给了赵露思勇气来做节目?” 这样的批评声不绝于耳。起初,冷眼也一度认为这或许又是一档以明星为噱头的拼贴型节目。但深入追平正片后,却有了不一样的看法。目前针对节目的批评声,几乎都集中在明星的私人问题上,甚至在部分有心人士的引导下,逐渐偏离了 “就事论事” 的范畴,这对节目创作团队而言,无疑是不公平的。作为综艺行业的长期观察者,冷眼希望能抛开外界干扰,单纯从内容本身,来理性剖析《小小的勇气》以及明星个人 IP 综艺这一形式。
明星争议与节目选择
《小小的勇气》究竟质量如何?在探讨这个问题前,先来看看围绕它的争议。仔细观察相关热搜便会发现,节目争议几乎只围绕赵露思一人展开。因此,有人提出,如果换个嘉宾,节目或许会更好。这就引出了第一个关键问题:对于在舆论场上存在一定争议的明星,是否应该为其打造个人向 IP 节目?
冷眼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其一,赵露思身上的争议并非涉及公序良俗等原则性问题,更多是由于曝光过度,引发了大众的逆反心理;其二,招商难题始终困扰着综艺行业,而自带流量的明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方面的压力;其三,从赵露思的号召力来看,平台很难拒绝与其合作。
节目初期遇冷的原因
那么,为何《小小的勇气》从第一期播出就遭到网友的口诛笔伐呢?冷眼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从大环境角度而言,当下大众对明星仍存在较强的 “敌视” 情绪。赵露思身为顶流小花,一直以来各类传闻不断,她患病到复出的经历,容易让部分观众产生 “卖惨” 的观感。观众往往会本能地觉得,明星物质生活优渥,似乎没有理由诉说自己的艰难。
从节目本身来看,其缺乏一条清晰的成长线。抛开明星个人争议,赵露思作为节目嘉宾,有着充分的人物动机 —— 因生活中的种种困扰患上抑郁症,试图通过这次 “勇气之旅” 实现自我疗愈。但目前节目呈现的内容,仅展现了人物动机,却未让观众看到人物的成长。从观众视角出发,赵露思似乎只是进行了一次普通的外出通告,看不到这段旅程对她病情恢复的实际帮助,以及她的状态因旅程发生的显著改变。
当然,从节目制作角度考虑,后续内容必然会呈现人物的成长。然而,赵露思这一人物的特殊性决定了观众的耐心有限,直白来说,观众等不起节目慢慢铺陈她的成长线。倘若节目第一期采用倒序方式,开篇展现一个精神状态和个人情况都有极大改善的赵露思,再回溯是什么样的人和事促成了这种变化,或许能有效减少观众的质疑声。
此外,赵露思抑郁症患者的身份,无论在宣传中是否有意强调,都会吸引同样受抑郁症困扰的观众前来观看,他们期望从节目中找到走出困境的方法。但正如前文所说,节目成长线靠后,对于抱着此类目的观看的观众而言,缺乏功能性与参考性,这或许也是节目上线后争议较大的另一重要原因。
创新解法:突破明星个人 IP 综艺局限
尽管《小小的勇气》因主咖的特殊性在网友评价中表现不佳,但追平节目后,冷眼不得不感慨节目有着独特的亮点,它巧妙地解决了明星个人 IP 节目过于圈层化的问题。
藏起明星,凸显素人
许多明星 IP 向节目往往围绕明星本人展开内容创作,例如《灿烂的花园》。这种方式并非不好,但容易将对明星本人兴趣缺缺的观众拒之门外。而且,此类节目对明星个人能力技能要求颇高,且不具备广泛的可复制性,像王一博的《探索新境》就具有很强的独特性。而《小小的勇气》给出了一种更具普适性的解决方案 —— 把明星 “藏起来”。
实际上,观看节目后会发现,作为主咖的赵露思镜头占比并不多,很多时候甚至只是场景中的配角,真正出彩、有丰富人物弧光的是那些素人。冷眼对其中一幕印象极为深刻,赵露思与当地小孩分享自己过去 “一天只睡两小时”“两天当一天用” 的生活时,旁边的男孩自然地回应 “你对生命没有敬畏”。简单一句话,却极具震撼力。这样的话语从明星口中说出,观众可能觉得虚假、做作,但从素人孩子口中说出,却能直击人心。
在节目中,赵露思更像是一个观察者,或者说是观众的 “眼睛”。观众跟随她的视角,去了解大山中的人和事,而她自身并不承担过多的对外表达任务。这种设计有效淡化了节目的圈层色彩,即便不是赵露思的粉丝,也能轻松观看节目。
同伴角色的巧妙设置
节目另一个让冷眼拍案叫绝的亮点,是赵露思的同伴闹闹。起初,冷眼认为这个角色有些多余,毕竟是明星个人综艺,为何要带上一个小孩,而且两人仅仅是曾合作过《且试天下》的同事关系。
但到达深山后,闹闹的表现令人惊喜。他的个人故事并未围绕赵露思展开,而是积极主动地探索村庄,与村里同龄人交朋友,展现出十足的社交活力。闹闹与赵露思一样来自城市,且有演戏经历,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赵露思;同时,他作为尚未完全接触社会的孩子,又能很好地读懂村里同龄人的想法。如果节目只有赵露思,观众看到的视角可能永远是带有距离感的、旁观者的视角,而闹闹的出现,成功在旁观者与当地人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闹闹的存在为节目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大人看待村庄,往往会带有一丝悲悯,觉得这里虽闲适安宁,但相对闭塞落后;而孩子的视角则更为平等,村子里孩子们的烦恼、爱好,其实与城市小孩并无本质区别,正所谓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小小的勇气》跳出了明星个人 IP 综艺立足点过于 “小” 的常规模式,开始关注更具人文关怀意义的事情 —— 借助明星的影响力,让一些人和事被更多人看到。相信节目中那位苦寻传人的老爷爷,会因这档节目找到传承其手艺的接班人,避免手艺失传。这,才是明星 IP 综艺应承担的社会意义。
抛开舆论场上关于明星个人的争议,《小小的勇气》无疑是一档可圈可点的优质节目,它为同类型的明星 IP 节目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解决方案。只是在节目逻辑线设计上,若能更多地考虑观众需求与节目传播效果,或许会收获截然不同的舆论反馈。“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冷眼也希望那些仅通过切片和他人解读就匆忙评判节目的观众,能够静下心来,完整地观看这档节目。正如节目名称所示,它确实能让观众从中获取微小却珍贵的勇气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