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娱乐圈一则关于作品署名与实绩归属的争议悄然发酵。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质疑演员大鹏在宣传电影《年会不能停!》的过程中,存在让他人误会该片为其导演作品的嫌疑,这一质疑迅速引发部分网友的关注与讨论,将大鹏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事情的起因源于网友对电影宣发过程的观察。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在《年会不能停!》的部分宣传物料及路演活动中,作为主演的大鹏曝光度较高,相关话题讨论中也多以他为核心展开,这让一些不了解影片幕后的观众误以为他不仅是主演,还是该片的导演。基于此,该网友在社交平台提出质疑,认为大鹏存在模糊导演与演员身份、“偷实绩” 的嫌疑,言辞中带着对这种行为的不满。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质疑,大鹏并未选择沉默或冷处理。他很快注意到这条争议评论,并亲自在评论区作出回应,态度坦诚而直接。大鹏明确表示《年会不能停!》是自己参演的电影,并非由他执导,同时着重强调自己在每一场路演活动中,都会郑重表达对该片导演董润年的感谢,从未刻意隐瞒或混淆导演身份。他语气坚定地说道:“我会光明正大地面对我导演的内容,和我参演的内容”,清晰地划清了自己作为导演与演员的不同身份边界,否认了所谓 “偷实绩” 的指控。
大鹏的回应条理清晰,既澄清了事实,又展现出对导演创作成果的尊重。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职业身份的敬畏,无论是作为导演还是演员,都希望以真实的身份被大众认知,不愿借助模糊身份来获取不当关注。这种坦荡的态度也获得了不少网友的理解与支持,有网友留言表示 “支持大鹏,演员和导演本来就该分清”“看过路演的都知道他每次都提导演,没必要恶意揣测”。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鹏作出回应后,此前提出质疑的网友已经删掉了相关评论,这场短暂的争议似乎就此告一段落。但这一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娱乐圈 “实绩” 争议的思考。在竞争激烈的娱乐圈,作品成绩往往与艺人的职业发展紧密相关,导演、演员、编剧等不同身份的贡献都值得被尊重和认可,模糊身份边界的行为确实容易引发误解与争议。
事实上,大鹏近年来在导演和演员两个领域都有不少作品呈现。作为导演,他执导的《煎饼侠》《缝纫机乐队》等影片曾引发广泛讨论;作为演员,他在《年会不能停!》《热烈》等作品中的表演也收获了不少好评。或许正是因为他在双重身份上的活跃,才让部分网友产生了混淆。但从此次事件中可以看出,大鹏对于不同身份的边界有着清晰的认知,也始终保持着对创作伙伴的尊重。
此次争议的快速平息,一方面得益于大鹏及时、坦诚的回应,避免了误解的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公众对于娱乐圈职业伦理的关注,大家越来越重视对创作者劳动成果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