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家是不是每次打开视频平台,都被首页弹窗里各种各样的影视剧、电影和综艺节目搞得眼花缭乱?光是综艺板块,就能看到密密麻麻的封面图在眼前晃动,有的打着 “顶流加盟” 的旗号,有的用 “爆笑名场面” 吸引眼球,还有的靠 “催泪虐心” 赚足噱头,手指在屏幕上划了十几分钟,还是不知道该点开哪个看,这种选择困难的滋味,恐怕每个爱追综艺的人都深有体会。
尤其是近几年,各路导演仿佛集体开了脑洞,推出了不少新鲜的综艺节目,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情感类综艺里,素人嘉宾在镜头前哭哭笑笑,从相亲 dating 到离婚调解,连前任重逢的尴尬场面都被无限放大;搞笑类综艺里,明星们玩着几十年前的老游戏,靠扮丑搞怪博眼球,弹幕里的 “哈哈哈” 刷屏速度比剧情更新还快;竞技类综艺更不用说,从户外越野到室内答题,从舞蹈 battle 到电竞比拼,恨不得把所有能想到的比赛形式都搬上舞台。还有那些慢生活综艺,嘉宾们在乡下种地做饭,镜头对着锅碗瓢盆拍上一整天,照样能吸引一大批观众守着更新。
可节目一多,各种乱象也是频频出现。有的综艺为了制造话题,故意剪辑出嘉宾吵架的 “名场面”,明明是友好的玩笑,被剪成针锋相对的互撕,等到嘉宾出来澄清时,热搜已经挂了好几天;有的情感类节目请来的素人全是 “剧本咖”,哭戏比演员还专业,连分手理由都编得一模一样,观众跟着流泪感动了半天,最后发现全是节目组写的剧本;还有的竞技综艺为了捧流量明星,公然修改比赛规则,明明是业余水平的表演,却被评委吹成 “行业天花板”,气得专业选手在社交平台直接开怼。
虽然有些综艺陪伴大家很多年,从小学追到大学,主持人换了一波又一波,可仔细想一下,越是这些 “老前辈”,就越容易出现问题。就像某档老牌游戏综艺,早年靠新颖的环节和嘉宾的真实反应圈粉无数,可现在为了维持热度,硬是把好好的竞技变成了明星互捧大会,玩游戏时生怕嘉宾累着,输赢全看剧本安排,老粉看着屏幕里熟悉的舞台,只能叹着气说一句 “物是人非”。还有某档亲子综艺,明明嘉宾孩子都上中学了,硬是翻出几年前的素材反复剪辑,配上 “萌娃长大了” 的标题骗点击,连弹幕都在吐槽 “节目组是没新东西可拍了吗”。
终于,国家出手对那些五花八门、没啥营养的综艺节目进行整治了,就像咱家里的长辈,看到孩子整天沉迷于没意义的玩乐,调皮捣蛋没个正经,总得出来管一管,帮着把把关。相关部门不仅出台了新规,要求综艺节目录制时不得使用素人未成年人、不得设置 “花钱买投票” 的环节,还对那些内容低俗、宣扬拜金主义的节目进行了重点排查,光是今年上半年,就有不少综艺因为不符合规定而被要求整改。
这不,最近一口气已经有 5 个综艺节目被强制停播了,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拍手叫好,直呼 “真是让人痛快啊!” 被停播的这几档节目里,有的是因为长期靠明星八卦博眼球,嘉宾在镜头前炫耀奢侈品,宣扬 “嫁入豪门才是成功” 的价值观;有的则是户外竞技综艺,为了追求刺激画面,让嘉宾在没有安全保护的情况下挑战高难度动作,之前还出过嘉宾意外受伤的新闻;还有一档情感综艺更离谱,竟然邀请网红情侣在节目里直播 “求婚又悔婚” 的戏码,被观众举报 “宣扬情感欺骗”。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观众真正想看的综艺,不是靠剧本和炒作堆出来的虚假繁荣,而是能带来快乐、引发思考、传递正能量的内容。就像那些记录普通人奋斗故事的纪实综艺,没有明星加持,却靠真实的生活细节打动了无数人;那些科普类综艺,用有趣的实验讲解科学知识,连中小学生都追着看;还有那些公益性质的综艺,明星和素人一起去山区支教、去海边捡垃圾,用镜头记录下实实在在的改变。
国家对综艺行业的整治,不是要扼杀这个行业的活力,而是为了让更多优质的内容脱颖而出。就像给长满杂草的花园除草,只有把那些乱七八糟的藤蔓清理掉,鲜花才能有足够的空间绽放。相信在这样的规范下,未来的综艺市场会少一些浮躁和炒作,多一些真诚和创意,让我们这些追剧爱好者,不用再在五花八门的节目里挑来挑去,随便点开一个,都能看得津津有味,这才是综艺该有的样子。